2018年全市质监系统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amr.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8-04-13 12:29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三年质量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全市质监系统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维护质量安全和提升质量水平为主线,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年”为着力点,全面构建精准监督机制,助力高品质供给,助推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全市质量强市建设迈上新征程,加快“五个湘潭”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监督抽查,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确定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2018年版)》,结合我市工业生产企业情况,制定《湘潭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综合运用生产许可、监督抽查、风险监控、日常巡查、执法检查等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职能和手段,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的质量监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2.科学制定监督抽查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和民生关注重点,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将重点工业产品纳入监督抽查目录。突出抽查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突出抽查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突出抽查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和在各级监督抽查中问题发现率较高的产品,完成市级监督抽查500批次以上。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抽查经费,增加抽查频次。各县市局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监督抽查工作。

3.严格执行抽查计划,强化不合格后处理。严格执行《2018年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计划》,确保季度抽查计划执行率达到90%以上,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抽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处置率必须达到100%,应采取责令整改、产品复查、行政处罚等措施,确保每个不合格生产企业处理到位,完成闭环管理。

4.扎实做好监督抽查结果的运用、公开和通报工作。要对监督抽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撰写上半年及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为质量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充分运用抽查结果,对多次监督抽查不合格又不按程序整改的、主观故意制假售价的、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要加大抽查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在门户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公开监督抽查情况、抽查结果和分析报告,曝光不合格企业,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和消费提示,正确引导市场消费。

5.配合做好监督抽查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监督抽查制度改革已经启动,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已经在着手探索抽检分离、公开遴选技术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等抽查模式。要按照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安排,有序推进,配合做好抽样工作,协助做好改革“压力测试”。同时,要主动做好改革前期摸底调研,加强与省局的沟通衔接,吃透改革精神,加强向地方政府的请示汇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二、强化日常监管,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6.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结合湘潭实际,突出抽查存在区域性质量问题、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消费品,突出抽查儿童用品、纺织服装、家具家装产品、家用电器等日用消费品和智能家具、健康环保等新兴消费品,突出监测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用品,突出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电气安全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指标,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建立完善的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7.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依据《食品安全法》,开展食品相关产品从严监管行动,强化现场监督检查,以塑料、纸、玻璃、竹等材质食品相关产品为重点,紧盯实施市场准入、质量水平低、安全问题多的产品,加大对生产企业现场检查力度,建立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档案,组织质量安全保障公开承诺,配合省局开展食品相关产品风险监测,有效防范行业风险,促进行业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8.加强纤维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贯彻实施《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完成纤维制品监督抽查任务,落实中小学生校服“双送检”制度,全面加强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开展纤维制品质量专项检查行动,严打纤维制品质量违法行为,确保纤维制品质量安全。

9.加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电子商务产品生产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状况“双摸底”调查,摸清全市电商产品生产企业底子。加强源头治理,结合“3.15”、“双十一”等重要节点,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组织开展网购产品监督抽查。充分发挥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的作用,加强与电商平台企业的对接,强化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共享,严查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10.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以涉及国计民生、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问题产品、以媒体关注、有不良记录或违法行为的问题企业、以假冒伪劣、无证生产问题突出、消费者反映问题集中的问题产品集聚区为重点,深入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质量安全隐患,“严打、狠打、痛打”违法违规企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底线。

三、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供给质量

11.全面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以“提升消费品质量,改善消费品供给”为重点,围绕儿童用品、纺织服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家用电器、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消费品,了解质量安全状况,分类制定质量提升措施。以重点产品质量提升为主要载体,以生产许可、监督抽查为主要手段,将涉及湘潭产业发展、民生关注重点的重点工业产品纳入监督抽查计划,组织开展好季度抽查、专项抽查和联动抽查。严格不合格企业后处理,深入开展消费品“质监利剑”行动,通过质量约谈、执法查处、产品质量违法曝光等手段,提升全市消费品质量水平。

12.培育典型示范,积极申创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加大连续抽查合格产品宣传力度,打造本土优良产品形象,提振消费信心,2018年力争培育“湖南好产品”5个。根据省局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机制及管理办法,深入开展质量状况调研,主动对标,积极申请创建省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

四、组织“质监惠民”活动,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13.开展免费检测服务。服务贫困居民,对重点区域的保障性住房室内空气质量实施免费检测;服务学生健康,对市内中小学的校服实施免费纤检;服务“双创”,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产品质量免费检测服务券。

14.开展“质量知识五进”活动。结合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质量知识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校园的“质量知识五进”活动,采取设置展板、发放资料、免费咨询、开设质监课堂等方式为百姓讲解日用消费品、食品相关产品等质量安全知识,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